健康快报网

首页 > 人群 > 男性  >  割包皮的过程是怎样的?割包皮手术的过程是怎样的?[图]

割包皮的过程是怎样的?割包皮手术的过程是怎样的?[图]

06-23 包皮 包皮长 包茎 我要评论

男人的包皮太长了的话,会对男人的性功能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,如果说自己的包皮过长的话,那么就需要手术治疗了,而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包皮环切术,那么割包皮的过程是怎样的?割包皮手术的过程是怎样的?下面优优小编为大家介绍。

割包皮的过程是怎样的?割包皮手术的过程是怎样的?(1)

1、割包皮的手术

包皮,男人腹下与生俱来的“随身之物”。其看似微不足道,可它牵涉到男人的前列腺、尿道、性生活甚至性伴侣的健康。

今天,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包皮手术全过程。

1、患者体位:平卧位。

2、清洗消毒:用肥皂水和盐水清洗局部,用1∶1000新洁尔灭液消毒;包茎者以注射器接静脉切开针头将新洁尔灭液注入包皮囊内消毒。

3、分离粘连:有包皮口狭窄及包皮与阴茎头粘连者,先用止血钳扩大包皮口,再用两把止血钳夹起背侧缘正中部位(两钳相距0。2cm)用有槽探针分离粘连,直至阴茎头与包皮完全分开,再用消毒生理盐水清洁包皮囊及阴茎头。

4、设计切口:用一把止血钳夹住包皮系带处,以提起包皮。以刀尖在包皮外板距冠状沟缘远端0.5cm处划一切痕,准备作为环切切口,要防止切除过多。

5、背侧切开:用剪刀沿探针槽剪开包皮内、外板,包皮内板也应剪至距冠状沟缘约0.5cm处。

6、切除包皮:将包皮内、外板对齐,向外拉开夹在包皮背侧及系带处的止血钳,再复查包皮外板切痕作为环切切口是否适当。如果适当,用弯剪沿距冠状沟约0.5cm的切痕处剪去右侧皮瓣,然后再剪左侧。包皮系带处的内外板可以不剪去,或者多保留一些。

7、止血:将阴茎皮肤向上退缩,显露出血点后止血,应特别注意将阴茎背侧正中的阴茎背浅静脉结扎。

8、缝合:用细丝线先在环形切口的背、腹、左、右处各缝合一针,结扎不要太紧,以免组织水肿时勒坏皮肤。缝线不剪短,留作固定敷料用。再用每两针缝线之间缝合1-2针,缝针应靠近切缘穿出。

9、包扎:将一条凡士林纱布(毛边叠在里面)环绕包皮切口处,用留长的缝线固定,然后用数层纱布包扎。

包皮不可切得过多,以免引起痛性阴茎勃起。一般包皮内板应剪至距冠状沟约0.5cm处。系带部也不可留得过少。

2、包皮长的危害

包皮是指在阴茎头外部的一层松软的皮肤。婴幼儿的包皮较长,开口较小,它在阴茎头外面,能保护嫩弱的龟头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包皮逐渐向阴茎头后退缩。到了青春发育期,包皮随着生殖器的发育而自然翻上去,使整个阴茎龟头全部露出来。如果到了青春发育阶段,包皮仍然把阴茎龟头全部包住,根本无法上翻,便称为“包茎”;如果能够向上翻起,但不能使阴茎龟头常露出的,便称为“包皮过长”。

其中又可分为真性包皮过长和假性包皮过长。真性包皮过长是阴茎勃起后龟头也不能完全外露;假性包皮过长是指平时龟头不能完全外露,但在阴茎勃起后龟头则可以完全外露。包皮过长和包茎是男性青少年中常见的病症。但是,由于青少年缺乏这方面的知识,加之家长疏于指导,因此很容易被忽视。

如果青少年有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毛病,且平时不注意卫生,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,对婚后的性生活和生育也会产生不良影响。

1易引起各种炎症。包皮过长,虽不会影响排尿,但包皮里却能藏污纳垢,特别是包皮能分泌一种奇臭的白色分泌物,称包皮垢。包皮垢长期刺激阴茎头,特别是冠状沟部,易引起包皮炎和阴茎炎。包皮腔内的细菌上行感染,还会引起膀胱炎、肾盂肾炎和前列腺炎症。

2易诱发阴茎癌。包皮垢的慢性刺激是诱发阴茎癌的原因。据调查,阴茎癌患者中,有包茎的人居多。

3易引起手淫。包皮垢及包皮炎的刺激,易引起手淫的行为。

4易影响性生活。反复的包皮炎症,易导致龟头与包皮粘连,使阴茎勃起受到限制,进而引起性交疼痛,这不仅会造成夫妻间性生活的不和谐,还可导致心因性性功能障碍。5易造成不育。由于包皮垢感染而引起的前列腺炎,可影响精液中精子的活动力和精液的粘稠度,可造成不育。

6易造成嵌顿性包茎。当阴茎勃起时,包皮翻上后不能翻下,包皮口卡住龟头,形成嵌顿性包茎,此时龟头会因血流不畅而发生水肿,严重时可能发生龟头坏死。

7易影响妇女健康。由于包皮垢内藏有大量细菌,性交时可侵入女方阴道内而引起感染。包皮垢的长期刺激也是导致女方患宫颈癌的因素之一。

正因上述原因,包皮过长的人一般都要求手术切除。事实上,包皮过长也不一定非开刀不可。但以下几种情况临床上必须建议开刀

一、包茎:生殖器完全被包皮包住。

二、包皮过长,生殖器勃起来后,龟头无法自然从包皮中露出,若硬将包皮后拉露出龟头会引起疼痛者。

三、包皮过长引起合并症者,如尿道炎、包皮炎、小便困难等。

有上述情况男性青少年,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,手术后要注意伤口的清洁,以避免感染。

    分享:

    微信

    发表评论